Skip to main content

今天的 PCR 檢測可能正在塞車狀況。其實由於醫檢師們的努力(?),7日內每日平均已判讀件數超過了9萬,已經是兩週前的 1.5 倍,單日也連續兩天超過十萬。但是送驗數量增加了更多——所以累積未判讀件數沒有減少,也在兩週內增加了 1.5 倍,停留在逼近9萬。

昨天確診人數和公布死亡人數都創新高。本來以為確診人數從6萬一跳8萬、9萬是因為偷偷釋出了塞車的數量,但看紅色棒棒不減反增,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

和母親大人講電話時提到紅色棒棒要怎麼消失。就去年解消塞車的狀況看來,好像除了等待每天送驗數量趨緩時,每天努力追上進度以外沒有辦法。只是現在量大到這樣數以萬計,不知道要追多久——只是目前看縣市別的7日內每 10 萬人新增確診的趨勢,每天送驗數量可能也暫時不會趨緩,短期內要滿足前提就有點困難。

總之如果能夠滿足送驗數量趨緩這前提的話,接下來就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老實加入每天的確診人數計算,今天判讀出多少就是多少,但這樣數字會在送驗數明明已經下降的情況下,仍然看起來居高不下,或下降得慢一些——但這樣可以確實反映出中央判讀傳達給地方的數字,數字記錄上也可保留塞車解消的狀況。

另一種就是我們大家都很懷念的校正回歸之術。就…一直回溯去加在過去的數字裡,要擅自為其下個定義,大概就是「回溯型宏觀調控」吧。去年從頭追到尾的感想,目的應該是要卸責——淡化研判確診塞車的事實,但和死者清單對照,反而留下因為研判確診塞車、拖延患者收治時機,導致五月底六月初大量死亡的證據。

所以…嗯。我也不曉得這次會怎麼做。如果要早點達成「全國民 15% 感染」的 KPI (如果存在這種 KPI)的話,回溯…讓校正回歸再回歸在數字上會比較快達成就是了。但就每天記錄數據的人來說,真的很討厭這種做法。

也附上今天的檢驗量趨勢圖,其實每日檢驗數已經升高到三個月前無法想像了,但是看目前疫情仍舊在升溫,可能還必須再拉高…

elielin

本名林依俐,1976 年生地球人。看似任性又狂妄的現實主義者,但是本人卻只覺得自己是獅子座O型長女的典型。原本順便經營出版社並包攬一切雜用,最近則因為心累暫時呈現半退休狀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