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今天的做爽表格、死者清單、死亡回歸、謎之校正回歸與縣市別表格兩種。今天過完,六月就結束了。

死亡回歸。當天發表的死亡個案新增8例…為什麼那麼多死者的確診日在 6/2 呢… 多達 45 人…那幾天究竟是?搭配做爽表格看的話,那是 5/28 起變更通報規則後,集中排除「塞車」的第一週…而 6/3 的「昨日新增國內檢驗」異常地跳了 14 萬… (´・ω・`;) 嗯…晚點來在死者清單裡做個「採檢到確診間隔日數」欄位試算看看好了…

另外不在表格裡的「疑似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新增 17 例,累計 240 人。雖然已解剖相驗的 44 起裡不乏嗆噎窒息、頸椎骨折的案例,也判明 33 例跟所謂「慢性病惡化」有關,但…好像也很難讓人覺得不怕?6/28 疫苗接種人次不到3萬,就算不跟開打第一天 6/5 的約 14 萬人次比,跟上週一 6/21 約5萬的接種人次相比又趨緩了許多。這是顯示大家恐懼變種病毒,卻也好像猶豫接種疫苗嗎…

話說,蘋果日報真的不再追蹤這個項目了,怎麼辦,還是弄個格式寫一下嗎?(覺得煩)

本來想要來整理一下對於「疫調」的想法,但不知怎麼,想著想著體溫又升高到 37.2~37.5 度(平常約 36.5 度上下),重複喝水休息了好一陣子,還是口乾舌燥不太舒服,只好明天再說吧…難道思考這個主題會讓我心因性發熱嗎?(誤)總之先記錄關鍵字好了——「後期昆恩問題」。

今天又會有疫苗要到貨了。說真話我覺得在台灣…還是說世界趨勢呢?普及疫苗接種的原本目的是為了「製造群體免疫」,但在鼓勵人們接種之時,似乎過於神化疫苗的效用,把它理當是「防護用具」的性質,拉高到好像吃進肚裡…喔不,打進體內就能立刻「百毒不侵、常保安康」的層次,結果造成一種「有疫苗才能活下去」、「打不到疫苗就會死」的氛圍,感覺不太妥當 (ヽ´ω`) 好像漸漸走往「吃到萊豬就會死」、「啟用核電就會爆」這般過度簡化因果嚇自己的方向——雖然能感受到人們寄望透過疫苗接種能讓生活回歸日常,只是在台灣目前的處境之著實不利心理健康,不過若說「保持平常心!(^_-)-☆」我想當前也真是有困難,真是好難。

相關報導資料

貼個 Isa Huang 提供的新加坡的鼓勵接種疫苗的廣告。有多種語言。

elielin

本名林依俐,1976 年生地球人。看似任性又狂妄的現實主義者,但是本人卻只覺得自己是獅子座O型長女的典型。原本順便經營出版社並包攬一切雜用,最近則因為心累暫時呈現半退休狀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