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今天的做爽表格、死者清單、死亡回歸、謎之校正回歸與縣市別表格兩種。

死者清單和死亡回歸。公布的 15 名死亡個案中有5人死亡到公布時間超過兩週(14 天),而且其中3人超過 20 天,最長的還到 29 天後才公布,大幅刷新之前 6/21 的 19 天後才公布,而且一天就突然霸佔前三位。這種…積案出清的感覺真的很不好…這週真的怪怪的…

另一方面,這兩週來每日新增確診數銳減,但死亡人數並沒有隨之急速下降,本來就已經讓一般所謂的致死率(死亡人數除以確診總數)默默來到 4.5%。加上由於6月中旬以後,撐了三週甚至一個月以上後仍不幸去世的死者增加,確診到死亡的平均天數在昨天從 10 天上升為 11 天,影響了死亡回歸裡的「實際死亡致死率B」——現在用「當天實際死亡總人數」減去「前 11 天內的死後確診」後再除以 「11 天前的已發布確診總數」的數字——就取個名字叫「回歸致死率」好了,計算「回歸致死率」的參數 10 天、11天是統一浮動的,於是整排數據就一起往上跳,甚至還有超過 5.0% 的日子,有點可怕。

提到死亡人數。根據最新(7/1)的疫苗日報,疑似接種疫苗後死亡案例數來到 281 件,目前接種 AZ 的總劑數才約 209 萬劑,等於每打1萬人有超過1人疑似因此死亡,如果減去 6/15 開打以前的約 83 萬劑和 6/10 的一例疑似接種後死亡案例,則會變成 280 人 / 126 萬劑,每萬劑就會出現約2人的疑似接種後死亡案例…這會不會…真的太高了啊…我是不想這麼說,但日本捐過來的 AZ 是不是最好再檢查一下啊…雖說我也不知道要怎麼檢查…

不過莫德納也是昨天開放一般施打,今天就傳出了猝死通報,究竟…

做爽表格。從台北到屏東,各地紛紛「擴大」篩檢,但各種「送驗」、「已判讀」相關數值都沒啥變動,即便是「7日內已判讀」都一直維持在20萬上下,覺得不解。還是都在紅字的「國內檢驗」裡頭?我是不覺得有隱瞞,但數字會跟時事這麼不見連動嗎?實在很奇怪。

縣市別。昨天環南市場的檢驗結果似乎還沒反映在數據中,今天不知會怎麼樣。藉昨天的新聞稍微查了一下環南市場在防疫相關作為,其實環南從感染擴大初期就配合全面消毒,就自治會說法還一直爭取篩檢等,防疫意識頗高,甚至高到和台北市政府之間有摩擦。像是在5月下旬傳出攤商女兒確診後,市場希望休市但市府不准無法休;6月上旬機動快篩隊前來篩檢數百人,沒篩完市場造冊希望檢驗的約千人等等(連結下收)環南市場自治會為了防疫考量而對市府提出的要求,往往超出了市府能提供或許可的,再透過記者報導,兩造似乎還頗對立。

從環南市場相關人員的角度看來,在察覺危機之後便不停努力應對,卻明白許多事情是自己無法掌握,需要手上有資源、有聲量的人能提供實質幫助,也一直積極到處拜託請求,並做好分內的與被要求的,但仍然遲遲得不到幫助改變現況,只能眼睜睜看著狀況越來越不利——直到昨天,即便是已經失去最好時機,也清楚狀況已經不好,但終究是好不容易盼到實質幫助的時候,看到一個之前都沒出現的人居然跳出來爭功諉過,若能不爆氣,大概一開始就不會加入市場自治會,早就修練成佛了。

話說回來,雖然早早打了疫苗,但感染擴大以來(應該是?)幾乎都沒到過熱區現場的指揮官,還有連經濟部長什麼的官員都出現,或許反而是佐證了雙北真的防疫有成,所以前來收成了也說不定吧。嗯哼。

相關報導資料

5/22 發現市場內攤商女兒確診後,(應該是市場希望,但)市府不准休市

5/25 找到妥協點,增加週四休市到 6/6 減少人流

6/13 自治會認為市府快篩隊都來了卻篩得太少

elielin

本名林依俐,1976 年生地球人。看似任性又狂妄的現實主義者,但是本人卻只覺得自己是獅子座O型長女的典型。原本順便經營出版社並包攬一切雜用,最近則因為心累暫時呈現半退休狀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