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御宅族的分析」寫於2003年,稍作改訂於2005年。你如果對於這之後的「御宅族」或「宅男」等詞彙的演變,以及這樣的族群活動有興趣,你可以在本系列文章之外參閱我在2009年的部落格對談企畫超宅勸進論之中:

第1回:「OTAKU」跟「宅」不是同義詞?
第2回:是經濟現象?還是文化現象?

兩篇文章,有對於2005年以後的演變較為深入淺出的說明。也歡迎到那裡作意見的交換與討論。

這樣一個僅是在近年,產生於次文化消費者間的字眼——「OTAKU」所包含所指稱的,究竟又與從來被使用來指稱愛好者時,所使用的「Fan(迷/愛好者)」或是「Mania(狂/狂熱者)」或是「Collector(收藏者)」等字詞的意義有何不同?

試著統整像是岡田斗司夫、宅八郎或是大塚英志等所謂OTAKU評論家與大眾文化評論者的意見,則大致可以得到兩種主要的見解。

一種是由OTAKING岡田斗司夫為主要論述者的「進化論」觀點。認為「OTAKU」乃是由Fan「進化」成為Mania,然後再從Mania「進化」而來的。岡田亦曾在其著書《おたくの迷い道》(文藝春秋,1999)一開頭的章節「不是人人都能成為OTAKU的」裡,發表過這麼一段「一個Fan要成為OTAKU,是要在經濟上、時間上與知性上,付出天文學等級的投資方能成就」的論述。

就岡田式的主張「OTAKU為文化人之終極進化型態」理論來思考OTAKU與Fan與Mania的關係,Fan只是單純地喜歡與熱中,在欣賞享受喜好裡確立感興趣的方向,於OTAKU進化論裡僅是個起點;之後若是基於熱愛,投入精神、時間與金錢收集相關產品、情報、消息與資料,通過被人稱為Mania的經過點,然後開始比較手上的情報,深究喜好對象的成立由來與背後的知識,進而開始延展出屬於自己的論點時,才算到達OTAKU的境界……。

這樣的觀點跟著岡田斗司夫,以及庵野秀明等大阪藝大組於創作業界的奮鬥與成就,這樣的OTAKU論,宛如是針對八○年代末期因宮崎勤事件所引起,媒體撻伐OTAKU行動產生的反動一般,於九○年初期到中期迅速地傳播滲透。這也使得台灣甚至近年歐美動畫迷,對於「OTAKU」的認識,也都主要受到岡田的論述影響,造成(對於一般日本人來說)大家爭相互道(應該是貶抑語之)OTAKU的奇景。

然而,如果各位有在大學修過研究方法或是論文寫作之類,目的是教你如何寫論文與作報告的課程,也許在閱讀上文的時候,便已經察覺岡田這種論法,其實跟在敘述論文寫作的方法論沒什麼兩樣——決定研究方向→收集情報與整理資料→確立論點;是的,岡田斗司夫的OTAKU論裡雖常把OTAKU講得像超人勇者現世神一樣,但說穿了,只不過是不同於一般人將娛樂僅僅作為娛樂,反將娛樂視為一種命題來做研究的族群。當然,要如此與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執著地走自己想走的路,的確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許是值得一點掌聲……不過要是搞到有神選民意識(笑),似乎就有些模糊焦點了。

另一種見解,則是像大塚英志等論者所主張的,認為OTAKU與Mania或Fan的差別,是從各自對於興趣嗜好的取向而造成,並無所謂演化進化的問題。比起岡田的「進化論」,我個人也是比較傾向這種「既定論」的。

講簡單點,就是說OTAKU從一開始就注定是OTAKU,從一開始,OTAKU就是用OTAKU的方法在接觸嗜好對象,Fan從一開始就是用Fan的方法在看嗜好對象。「OTAKU」可視為是「重視情報知識交換之研究派」,具有這樣的傾向者,也多分佈於用語本身所發源的SF與動畫領域,以及與SF直接間接相關的漫畫、電影、科學、機械、軍事、魔法等領域。

承繼這樣的概念,我使用google檢索試作了一個統計,以整理目前在日文(的網路文章與資料)之中,對於「OTAKU」、「Mania」、「Collector」等詞彙的使用傾向。從被使用的嗜好之領域性質,又可歸納出如以下圖表,用以說明各字詞所代表的嗜好傾向與彼此關係。

重視實物收藏

ManiaCollector
直覺的/快樂取向 邏輯的/研究取向
FanOTAKU

重視知識收集

各字詞較常被使用的興趣嗜好領域一覽:
(自以日文網頁為主的google檢索結果統計整理所得)

OTAKU  
SF/動漫畫/電影/同人/科學/機械/魔法
軍事/電視/無線機/電腦/相機/文學/網路
Mania  飛機/電車/船艦/鐵路/汽車/Cosplay/女裝
溫泉/拉麵/音樂/酒類/音響/占卜/格鬥技
Collector  古董/繪畫/玩具/樂器/唱片/人偶/球鞋
海報/地圖/槍械/郵票/香菸/名牌/標籤紙
 ※ Fan 則以存在於所有領域為前提

「嗜好」或者是「興趣」的存在,基本上是一種產自於對快樂與悠閒,以及認同上的欲求;醉心於某種興趣嗜好到偏重研究與情報收集,基本上是頗背離休閒娛樂的基本目的「休息尋樂放鬆身心」之行為。順著直覺選擇休閒活動,並且積極地與他人交流的「Fan」,以及同樣是順應著自己本身的欲求,進而展開過度的蒐集(或是重複行為)所產生的「Mania」的存在,其實並不難理解。至於透過收集,累積該領域特殊的歷史論與演進論的「Collecter」,與其說是因直覺為慾望,他們則是更求取物質與精神(求知慾)上滿足的平衡。

然而,在日本的文化環境裡,有著某些較於他國而言異常蓬勃的大眾娛樂或次文化,如動畫、漫畫、機械之類,並確實形成獨特領域的內容或技術。可是面對這些領域的產物,想要收藏卻大多是量產,想要放鬆身心又其實蠻需要使用腦力;但又因為其蓬勃的發展所帶來的大量情報、資訊與知識等等無形產物,又可成為一種用以「蒐集(研究)」的對象,於是便產生了一種異質的,與Fan與Mania與Collector皆有一線之隔的「OTAKU」。

所以說,「OTAKU」並不特殊,只是喜好的對象與面對嗜好的方法不同罷了。  

written by Elie Lin, 20030316
原發表於IdlerGearTheory電子報第三期
elielin

本名林依俐,1976 年生地球人。看似任性又狂妄的現實主義者,但是本人卻只覺得自己是獅子座O型長女的典型。原本順便經營出版社並包攬一切雜用,最近則因為心累暫時呈現半退休狀態。

31 Comments

  • Ice表示:

    我同意”otaku”身來就是”otaku”的說法,個人感覺上”otaku”算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個性
    就算是迷偶像明星,也存在著以”otaku”的方式來喜好的情形
    再來就是”otaku”個性的人,以我接觸過的同胞來講,都有喜歡”確認確認再確認的”傾向”

  • elielin表示:

    我也認為是如此……「otaku傾向」似乎是一種天性嗜好造成的結果,既定論似乎也同樣可以解釋「第一世代otaku」的職業類別集中的原因,因為他們原本就具有極為接近的特質。

    不過畢竟otaku是一個不算很舊的字,而這樣一個族群似乎也還未完全定型,隨著世代的不同與時代的變遷,也許再過十年,對於「otaku」這個字眼,又會有些許新的觀點產生也說不定。

    謝謝你的回應!

  • Ice表示:

    台灣的”OTAKU第一世代”則具有”就業後職業類型集中”的特性
    像是最先被人稱為”哈日族”的那一世代,就業後有集中在觀光業與出版業的傾向

  • 美馨表示:

    原來…. 還有這種差別~@_@ 真是學到了很多

  • Zechs表示:

    >>台灣的”OTAKU第一世代”則具有”就業後職業類型集中”的特性
    >>像是最先被人稱為”哈日族”的那一世代,就業後有集中在觀光業與出版業的傾向

    不過反觀第二世代
    這樣的傾向似乎是少了些

    而關於elielin大大的分類,個人認為OTAKU是有可能融合Fan、Mania、Collecter特質的,四者之間應是互有交集。

  • 暗黑寂靜表示:

    在網路上查詢OTAKU碰巧發現這個地方
    原來網誌的主人是”挑戰者”的總編
    難怪可以在這裡看到跟動漫相關的評論性文章
    著實讓我受益良多。

    由依俐姐(不知如何稱呼才好,有樣學樣的這樣來稱呼希望不會太失禮 ^^”)所寫的這三篇OTAKU分析文章讓我學到不少知識。
    以後會常來這裡看看的 🙂

  • elielin表示:

    >Zechs
    雖然有點悲觀,不過我甚至覺得會越來越少。台灣自從1997年以後,其實已經喪失形成所謂OTAKU的風土。網路的普及也許是有養成了一些對於情報收集頗有一套的人,但具備去分析或整理那些資訊的人,卻並沒有同時養成,這對於未來十年這些次文化的發展,會是很大的阻力。
    至於四者之間的交集,我個人反倒是認為交集在「FAN」的層面,接著才往O、M、C三方向分裂。但在這方面我是認為尚有討論空間,我們可以試著用不同的切入點(社會學、統計學、心理學等),輔以客觀證據去試著作些辯證。

    >黑暗寂靜
    很高興你喜歡這裡,也歡迎你常常來看看^^
    (雖然更新頗隨性…而且…也還沒到評論的程度啦…)

  • henryxhenry表示:

    我還是比較讚同岡田斗司夫先生的說法…因為人總會受周遭影響自身對待萬物的態度…而且人在不同的年紀也會有不同的心態…本性雖難易,但還是會有所改變的
    而且把OTAKU喜好都定下來了..這不是很愚蠢的事嗎?誰說OTAKU不可以喜歡人偶跟寶石之類的東西…
    說到底….大家都是人類,為甚麼要把不同的人區分…..這樣做真的有意義嗎?

  • elielin表示:

    >henryxhenry
    其實這三連文章,並沒有真的講死「OTAKU」是什麼。基本上是希望能藉由介紹說明「OTAKU」這個名詞較為客觀的演變史,以及一些依據現狀去整理的分析資料,去協助人們在有意觀察或認識「OTAKU」時,能夠有個立基之地,而不只是靠對於字面的幻想空想去作些無謂的強辯。

    所以,如果你覺得在文章裡有「將OTAKU的喜好定下來」的意思,如果不是我的中文表達能力不佳,就是你可能誤讀了內容,造成偏離主旨的理解。還請多多見諒。

    至於「為什麼要把不同的人區分…」這段,在這裡提其實跟在看籃球賽時提出「為什麼不每個人發一顆球」這種意見一樣,我不知道要怎麼回答你。唯一能說的是,世上有像你一樣覺得「天下人,人人一樣」的人存在,也有覺得「天下人,人人不同」的人存在,這應該是不用去辯證的事實。而光是可以分作這樣的兩種人,我們其實就可以說前者的主張——也就是你這樣的主張——其實是不成立的,不同的人本來就存在,是本來就可被整理而分類的(最小甚至可分為個人單位)。而整理分類的目的,則是為了更為讓我們有基礎去瞭解「人類」究竟是什麼東西。

    這樣的情況,不是你從高空丟出這樣一個單薄的問號,就能扭轉的。這麼說好了,你又怎麼知道大家真的都是人類?你難道沒有想過我們之中可能混有異形或新人類,甚至是化了妝的克林貢人存在嗎?用一句「大家都是人類」而拒絕去進一步分析認識理解人類本質的你,又如何能去分辨認識哪些是人類,哪些是外星人與新種人類?不要因為無謂的被害意識,而侷限了你去思考身邊事物乃至包羅萬象的機會(笑)

  • 萬亞m表示:

    喔,真的很喜歡這一種說法.w
    也十分讚成.
    很多人也把otaku成為一個讚美,
    實在令人有一點點的反感.
    我一向也會覺得otaku不過是個名詞,
    而不是形容呢.

  • elielin表示:

    有許多日文中的用語進入台灣之後,在沒有充分理解之下,形成一些奇怪的用法。遠一點的有「OTAKU」、「同人」,最近一點的像是「萌」與「KUSO」,甚至像是「油切」之類。我雖然不是站在全盤否定這樣的變化,但的確認為此風不可長,應儘量對照用語本身形成的歷史,回歸原意再求變,才能讓我們有所進步。所以很高興能得到萬亞m的認同,還希望大家能一起慢慢地去摸出我們該有的路。

  • Blattus表示:

    以下算是對您的文章的心得報告:

    照岡田斗司夫的分法,
    絕大多數的理工科學家,
    都有成為OTAKU的「天賦」與「現實」…^^;;;

    不過,我覺得您的分類圖本身其實界定還是模糊的
    像我個人就常常在四個類型間「游移」(或兼有?)

    岡田本人訪問的許多おたく,
    其蒐集的慾望常高到一種病態(犯罪)的程度。
    有不少人也認為,會為了ACG產品敗家,
    是一種辨認おたく的重要指標。

    「將重視知識收集」當作一種取向自然是正確的,
    這還要考慮到當初岡田(帶著自我辯護和自我美化的慾念)定義おたく的時代,
    要達到這一點可不容易啊,
    畢竟那時候網際網路才剛起步,並不普及

    當初看完岡田的「おたくのビデオ」之後(真的是「ビデオ」啊,好古老的回憶~~),
    雖然有一部份共鳴,但是也很清楚,
    精神要不正常到某一種境界才有可能成為那種人。
    我永遠忘不了那個直接跑去動畫工作室偷賽璐珞片的傢伙
    (先烈?…或許,產生這樣的嚮往錯覺就是邁向おたく的初始條件之一吧…oTZ)
    實際上,おたく的稱呼到後來也有點暗指
    「這傢伙有輕微~重度神經病」的意思。
    (反正不少人認為「社會化不良」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病」)
    總之對普羅大眾而言不會是一種好詞彙的。

    但我個人一直認為,所有的定義、代號、象徵,
    其實都是流變的、動態的
    網際網路—CG時代的おたく,
    本來就和文本時代—賽璐珞片時代的おたく,
    在作法上、取向上、偏好上甚至訴求上都不一樣了

    要說「演化」,雖然實際上也可能只是反映出對技術性的變遷和依賴罷了,
    但誰又知道在本質上是否也跟著變化了呢?

    關於語意流變的例子,實在太多了
    「Lucifer」、「Lolita」、「Kuso」、「同人誌」…
    不都是這樣嗎?
    不過,要說這些是台灣人誤用的結果,倒也未必
    因為,很多定義上的巨變,
    根本就是從日本人自己開始以訛傳訛的後果。

  • tirking表示:

    姐姐偶好崇拜你哦~

  • lovelymanzzh表示:

    的确,有些定义是可以流变的。比如我具有想要了解上述OTAKU的一切查询词汇的特性,却又有想要轻松而以直觉判定快乐取向的特性。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

    其实天才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病态的,而被正常人所无法理解。那些被正常人捧为至尊的天才的作品,在同样能够理解他们的人的领域中,可能只是平凡,或者干脆一点就是渣。只是思路不同而已。OTAKU的领域也只是那些处于社会中的人无法理解的那些人群的集合。如同涉谷与秋叶原之类的思想碰撞,在OTAKU与其他正常人交流时也是比比皆是呢

    再过十年,可能OTAKU文化会成为主流也说不定……

  • 豆豆亨表示:

    我覺得似乎不是那麼簡單一開始就既定的
    應該說每個人有不同種的狀況
    有些是從FAN再轉化到各個階層
    有些卻是一開始就在某個階層了
    這跟每個人的心性有關
    所以應該說進化及既定是共存的
    隨著社會變遷
    甚至還有可能有其他型態的出現

  • 小斋表示:

    请问您知道在哪能下载到冈田斗司夫《OTAKU学入门》这本书吗?有没有中文版的呢?因为我日语不好。没有的话日文版的也可以。我用google查,都没有全文,只有一些相关介绍。如果没有网络下载,请问在哪可以找到这本书呢?非常感谢

  • caireilia表示:

    對於OTAKU我雖人是比較支持岡田的美化性說法,不過另外有一種說法卻讓我更能加以接受.即OTAKU為一個”unbalanced expert”他們對於有興趣的事物便近期所能的去鑽研,去了解,但是過度的發展了某一方面而以致忽略了其他部分的發展,常見的就是失去了人際關係.
    不過OTAKU的誤用也是媒體造成的啊….該說不管何時,媒體都是很大的推手嗎?

  • 施失表示:

    好棒…….

  • Nexus表示:

    看到那個4分法
    到底otaku和學院中的學究們在本質上有什麼分別?

  • belfry表示:

    很精闢的見解~

    對我的創業幫助很大~

    就是很想嘗試這個市場…

  • elielin表示:

    >Nexus
    其實有些接近吧!但可能更強調一些消費能力。

    >belfry
    很高興能對您有幫助。

  • ㄆㄆ表示:

    elielin 您好
    請問一下 我是否可以引用
    御宅族的分析③進化論與既定論
    御宅族的分析②語源演變
    御宅族的分析①OTAKU
    此三篇文章的全文 貼至我的無名網誌
    必定會標明 出處 作者!
    謝謝
    (PS.上面我找不到引用的地方@@)

  • elielin表示:

    >ㄆㄆ

    可以,謝謝你的通知。

  • ㄆㄆ表示:

    elielin 您好^^”
    我已在無名網誌引用三篇文章
    所以前來告知 並打上無名網誌網址
    (因不會使用上面的引用方法,所以以留言方式告知)
    ①http://www.wretch.cc/blog/HiranoAya&article_id=9713133
    ②http://www.wretch.cc/blog/HiranoAya&article_id=9713115
    ③http://www.wretch.cc/blog/HiranoAya&article_id=9713082
    最後也非常的感謝您,讓我引用文章
    如有需更改的地方,麻煩通知一下
    謝謝您\(●^o^●)/

  • elielin表示:

    >ㄆㄆ

    謝謝你的告知!^^/

  • 表示:

    宅男特務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