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今天的疫苗報表、缺口試算、覆蓋率圓餅、疫苗接種情況、疫苗保有數、每日篩檢量。

上週其實一直情緒不安定,週六 11/27 倒在床上動彈不得,吃藥後睡覺昨天有點恢復,但越發覺得根本上沒辦法讓對方誠實與我對帳是無法解決的,對帳才能重組我對工作方面各種事物的認知,但旁人似乎無法理解,覺得很糟。雖然這兩天新變種病毒 Omicron 登場,好像應該回頭補記一下,但病毒實在太新,目前看來恐慌造成的影響比實際感染造成的大,回補也大概寫不了什麼,寫了沒數據的今天就沒東西寫了,所以就這樣。

疫苗接種情況。11/24 第 15 輪開始後兩天都以 BNT 為主大量接種,如果分開看第1劑、第2劑,則應該說是以 BNT 第2劑為主,配合覆蓋率圓餅圖來看, BNT 第2劑覆蓋率在這兩天上升了約 2%,大概就會像這樣平均1天約 1%(20 萬~25 萬人)的速度打到 12/1 第 15 輪結束吧。

每日篩檢量。原本一路緩緩下降的篩檢量在上週後半突然拉高起來,應該是呈現對於新變種病毒的警覺吧。嗯,或許吧。

如果現在是在打一場人類與新冠病毒的戰爭,每個人都是前線士兵,而病毒藉由附著於士兵身上移動、寄生士兵身上增殖擴散,而在增殖途中變種再增殖。

歐美的風潮似乎認為打了疫苗之後就可以「恢復原本的生活」,不戴口罩、不洗手地病毒裡來病毒裡去仍然神功護體,如果有感染都是沒打疫苗的人的錯,這是有謬誤的。

接種疫苗對於士兵本人而言,確實是穿上防護裝備,使病毒「即便寄生士兵身上也無法順利(大量)增殖」,但並不表示不會增殖,更不表示病毒不會附著在士兵身上——比如說鞋底——移動到遠方去。只要有機會移動,就有(遇到沒抗體或體質上會被突破感染的士兵)增殖的空間,只要有增殖的機會,就有可能變種。

而我至今仍無法理解為什麼世界上這麼多聰明的人,都能咬定新冠病毒會這麼乖巧,順著人類的期待變種…在人類研發出治療藥物之前,疫苗在戰略上的功能仍然僅到「拖慢病毒擴散速度」而已,無法阻止病毒的移動、增殖與變種——尤其是防疫意識低、衛生習慣差卻打了疫苗就到處亂跑的人越多,越是無法阻止——要阻止病毒的移動、增殖與變種,終究得搭配封鎖、檢測與隔離。

而疫苗覆蓋率越普及,則可以讓每次的阻止作戰停留在局部,比如原本需要封鎖一個縣,但該縣疫苗覆蓋率 90% 的話,配合同時大量篩檢,或許就能在兩天之內研判只要封鎖一個區,有效縮小影響區域。

也許因為是中國的基本抗疫模式,不知道是歐洲還是美國哪邊的價值觀,認為封鎖、檢測、隔離是不人道不科學的抗疫,而獨尊打疫苗之後才能解放大家恢復自由生活,我認為這才是不科學的。

封鎖、檢測、隔離非常科學,所以才不人道。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但科學始終是沒有人性的。若要達到「與病毒共存」,沒有特效藥應該還是行不通的。

講這麼長,其實想說的就是——總之如果沒有意外,美國感恩節之後應該會很慘。完。

相關報導資料

有關新變種病毒 Omicron 的資訊備份

elielin

本名林依俐,1976 年生地球人。看似任性又狂妄的現實主義者,但是本人卻只覺得自己是獅子座O型長女的典型。原本順便經營出版社並包攬一切雜用,最近則因為心累暫時呈現半退休狀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