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淺談台灣漫畫同人文化發展史

台灣漫畫因己身斷層所失去的,
卻也帶來了日後大步發展的契機。
創作之路難求遂順,但求堅實。
——直到大型販售會的出現加速了所有。

台灣最早的漫畫同人結社,便該是指由葉宏甲、陳家鵬、王花、洪晁明與林何世,在1940年於新竹組成的「新高漫畫集團」。結成當時皆為高中生的五人,積極地發表創作之下,在新竹地區的藝文界得小有名氣,葉宏甲甚至還前往日本深造;但由於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使得他們的活動也隨之停止。直到1945年,八月時戰爭宣佈結束,新高漫畫集團同人葉宏甲、陳家鵬、王花、洪晁明四人,便隨即響應當時開國語補習班的黃澤祖號召,共同為台灣戰後第一本雜誌「新新」(1945~1947)催生;由當時有志每人繳交千元作為發行資本,而從採訪寫稿畫圖收稿到招廣告,乃至編輯校對至投寄,則皆由葉等四人一手包辦。

「新新」月刊前後總共刊行了八期(但因四五期為合刊,實質上是出版了七本),每期的發行量約為五至六千份;起初是以新竹為中心發行,於第六期起則轉移至台北。然而這本可說是台灣於戰後的第一本藝文同人雜誌,卻因為當年眨眼跳五倍的急遽通貨膨脹與二二八事件的影響,導致其難逃宛如流星一閃瞬間即逝的命運。在這以「用自己的語言講自己想講的話,促進對祖國文化的接觸與交流」為主要編輯方針,封面四套色橡皮刻板的菊八開,每期二十頁之中日文章交雜的雜誌裡,不但有小說、詩、戲曲、音樂也有藝評,另外也固定有兩頁漫畫篇幅,留下了當時文化人在脫離日本統治之後,對於台灣文化前途的抱負與思想,這也使得「新新」至今也成為研究光復初期台灣藝文界活動之主要珍貴史料之一。

此後自1949年至六○年代初期,台灣台面上的漫畫雖然進入了一段約長達十年左右的興盛期—前半是反共等政策宣導漫畫為主流,後半則隨著兒童雜誌創辦潮而產生的兒童漫畫開花;然而於台面下,戒嚴體制對於人民結社與言論自由限制,使得比照像是「新新」這樣由有志同好相召結黨,自由闡述己身思想之模式發行的同人雜誌,不要說是漫畫同人,就連戰前蓬勃的台灣文學同人都只得四散。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五○年代初期,才稍微出現一些緩衝空間,文學界也在此時得以產生像是「文友通訊」(1957)、「台灣文藝」(1964)等同人發行的雜誌。而漫畫,在五○年代少年週刊帶來燦爛漫畫前景,有志者在想集團結社闡述思想前便紛紛受出版社召集,投入商業漫畫創作忙得不可開交;但是這戰後台灣漫畫熱的最頂峰,卻隨即被1962年底頒佈的「編印連環漫畫輔導辦法(俗稱漫畫審查制度)」狠狠地打下了地獄。

大型社團的時代

限制劇情走向、干涉人物設定,禁止輕功過招、禁止征服世界,連腳下沒畫影子都拿來當禁書理由,這可說是為了澆熄當時達到頂峰之漫畫熱所設計的漫畫審查制度實施了將近快二十年,弄到當時的青少年幾乎全是看盜版日本漫畫長大的七○年代末期,以牛哥(李費蒙)為首的全國漫畫家聯誼會發出警聲,各界媒體大師學者才愕然發現這荒謬的錯誤,趕緊修正漫畫審查制度只求能亡羊補牢。而這漫畫審查制度遲來的鬆口,也確實地帶給了台灣漫畫復甦的跡象,敖幼祥的「皮皮」、「烏龍院」系列的大紅,更是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八○年代的台灣漫畫,就像是想要補回過去的空白般展現其旺盛活力。先是中國時報以單格四格作品為中心,積極地刊登起了漫畫,也趁著「烏龍院」大賣之勢,推出「烏龍院周刊」、「漫畫星期六」等以烏龍院為主的漫畫雜誌;而「時報周刊」的漫畫連載篇幅,則送出了鄭問與曾正忠等人上了職業舞臺。而這個時期,出版社或雜誌也開始積極以新人獎的方式發掘新人;先是由伊士曼出版社(現為大然出版)推出以少女漫畫為主的「小咪漫畫周刊」(1980~廢刊年不明,伊士曼),除了刊載日本少女漫畫作品(未授權)外,也在誌上介紹漫畫技法工具等,並舉辦「小咪漫畫新人獎」,這使得如張靜美、游素蘭、高永等作家問世。緊接其後,時報出版更是連續舉辦三屆「歡樂漫畫新人獎」,於1985年推出「歡樂漫畫半月刊」(1985~1988,時報出版),除主打蔡志忠等人的作品外,也發掘出麥仁杰、阿推等作家。而這個時期出道,現今被稱為中生代的漫畫家們,幾乎也就一直支撐著台灣漫畫至今。

在另一方面,無從得知被分斷的過去本土漫畫盛世,而受盜版日本洗禮成長的青少年們則開始重新由零起形成新的漫畫文化。高中職裡開始零星地有漫畫社團成立,而跨校園的大型漫畫創作團體更是在1980年前後於台灣全國各地組成。知名的團體有尤以之後出了漫畫家木笛的「狂熱份子」,還有沈東廷主導的「創造者」等。這個時期的漫畫同人團體的特色,可說是其跨越校園與年齡的組成,以及成員動輒數十人的大型規模,像是「創造者」甚至曾經舉辦過參加者的百餘人的技術交流會。主要活動的方式,則是以聚會交流切磋畫技,互相交換作品觀摩等,以提昇社員漫畫創作的水準。不過,將作品結集出書的風氣並不盛,這也可能是因為當時有著新人獎與鼓勵投稿發表的大環境,原稿完成後拿去比賽或投稿是比較一般且自然的選擇之故。

星矢小劇場與漫畫便利屋的出現

八○年末期,先是小咪漫畫、歡樂漫畫的相繼停刊,而其後聚集功力皆已成熟的中生代作家大展身手的「星期漫畫周刊」(1989~1990,時報出版)、「週末漫畫周刊」(1989~廢刊年不明,華尚文化),雖然於許多人記憶中留下深刻的記憶,但卻是同樣的短命;被視為原因的則是「少年快報」等盜版雜誌的群起,一本本週週出刊只要35元厚達兩百頁的盜版漫畫雜誌,國產漫畫雜誌論速度與價格終是無法與其競爭。這市面清一色盜版漫畫雜誌所造成的投稿與發表空間緊縮,雖使得台面上的台灣漫畫走向了一陣沈寂,但是這樣的窘境,卻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間接地為台面下的新潮流揭開了序幕。

在1988年末,當時盜版漫畫重鎮之一的大然出版,在其所出版的「聖鬥士」第25集起,為增快出版速度壓縮出版週期,隨著聖鬥士海皇篇的連載開始,於一本約百八十頁的單行本中置入約五十頁左右,所謂「星矢小劇場」的「番外篇」。這樣在單行本裡加入其他漫畫灌水搶出版其實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然而這「番外篇」卻讓當時的少年少女開了新的眼界;而「同人誌」一詞,也是在此時開始因為出現在作品人物中的對話而開始被提及。一開始的「星矢小劇場」,是使用日本以動漫畫迷投稿作品為主的月刊「ファンロード」(1980~,ラポート)上連載的「聖鬥士ダ星矢」,作者島村春奈是在這之前便在同誌連載了相當長一陣子車田衍生作品;其在能細膩模仿車田原作的同時,又將原著認真嚴肅的劇情徹底顛覆的搞笑功力,使得為了看小劇場而買金歡樂版「聖鬥士」的人也不在少數。其後的小劇場更是將原在「アニパロコミックス」(1985~1993,みのり書房)連載的「破壞列傳」(MARIKO)、「學園英雄傳說」(岡本章)等星矢的同人作品接連刊出,到三十五集左右時小劇場的份量甚至是佔了半本書之多。而如此「畫自己喜歡的作品,讓喜歡的角色演自己想的故事」之衍生作品(PARODY)的漫畫作法,也就以這樣不可思議的方式於台灣中傳開。

1989年9月,第一家阿克ACCO漫畫便利屋在台北天母開張。在此之前,要買沾水筆、網點、原稿紙等所謂畫漫畫的道具,不但得自行到美術社一家家尋找,稿紙大概也都得自己量尺寸裁切畫線;但漫畫便利屋的成立,使得工具的購買變得方便,入門也變得輕鬆容易得多,而市面上漫畫雜誌數量的增加(雖然都是盜版的),也形成了各式作品都能輕易取得觀摩的環境。在這樣的背景與刺激之下,加上可說是在險惡的商業環境裡仍堅持提供發表園地的「漢堡漫畫」(1988~1992,駿馬文化)的發行,使得全國各地有志於漫畫之路者躍躍欲試,許多同人社團也就於這個時期結成。1990年前後較有名的同人社團,有出了如星亞等的漫畫家,最盛期社員數達到兩百餘人的「ADT漫畫聯盟」,愛彌兒、王宜文等人的「地平線」,柴士敏與TT麻亞、咎井淳姊妹的「C.A.T」(1990)等;同一時期也是各大專院校動漫畫社團創設潮,以創作為中心的輔大漫畫、高醫漫畫,以研究交流為重心的清大光畫、台大卡漫等等動漫畫社團紛紛成立或正名,讓漫畫創作與研究風氣在有心人的努力下開始進入校園。

定點寄賣與小型販售會的時代

伴隨著1992年中的著作權法改正,迫使原為盜版書商的出版社轉型,並因為部份雜誌日方要求必須置入台灣作品的授權條件,以及如「龍少年」(1992~1995,東立出版)與「星少女」(1992~2000,東立出版)等純國人漫畫雜誌的發行,重新為台灣欲投入漫畫業界的新人打開了一道門。就在這九○年初期,漫畫同人的社團組成一別過去動輒全省規模的大型社團活動方式,開始單純地由身邊有相同志趣的同好組成小型同人社團成為主流,成員年齡也多集中在十五歲至二十歲之間。這時期成立的同人團體,也有不少團體至今仍然在活動,像是以少女漫畫創作為中心的「赤精衛」、「MIT」、「螢幕殘像」等等,而以特定作品為中心活動的如「聖鬥士的狗窩」「銀英空間」的社團更是不在少數。當時著眼於這年輕的創作熱潮而在誌面上全力支持鼓勵的,除了設置社團交流專欄的「漢堡漫畫」之外,動漫雜誌月刊「神奇地帶」(1990~1993,尖端出版)也有「同人夢工房」、「第九調查局」等專欄,在積極地介紹同人社團的活動外,並另以「同人看板」等讓社團公告活動事項,以促進社團間交流等等。

另外,因漫畫商品的暴增(主要是盜版漫畫與未經授權的精品)以及台灣生活水準提高,出國旅費的相對平民化使得原文書(水貨)進口的管道增加,漫畫商品的專賣店店鋪也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阿克漫畫便利屋在短短一年間,於全國之連鎖店面達到了22家;而以新竹地區為中心,後成為國內最大連鎖漫畫便利屋的捷比,也是在此時期開始發跡。以這些遍佈全國的漫畫便利屋為據點,同人社團擺放同人誌寄賣,藉由放置於店內的心得筆記本來進行的交流活動也十分地頻繁。然後至1992年左右,隨著社團數量的增加,同人們開始尋求定點寄賣之外的其他交流方式。

首先是由三五社團自行舉辦小型的販售會或原稿展開始,如1991年底在台北士林一刻館所辦的漫畫祭同人誌展示會、南部社團「惡之華」於1992年所主辦的漫想漫畫創意展等等。到了1993年8月,第一場具規模的販售會在台北松山外貿展覽館舉辦,參展社團包含校園社團在內達三十之多。雖然是以模型漫畫展的形式與模型社團合辦,而且場內也有著許多無關漫畫模型的攤位,但是這樣具規模的同人聚會仍然具有強大的魅力,至1995年間在同一地點總共舉辦了三次。之後比照如此模式,校園內亦有中小型的同人交流活動陸續由社團主導舉辦,如台大卡漫社主辦的「台大漫畫夢工廠」(1995)、超級橙組的「秋日派對」(1996)等等。而這些同人活動到了1997年,更是到達了一個高峰。

定期大型販售會的登場與迷走

1996年,現今的台灣漫畫同人結社出書模式已經可說是在此時固定成形。隨著「灌籃高手」(井上雄彥)、「幽遊白書」(富”木堅”義博)勢如破竹的人氣,以兩作品為中心的社團大量出現;而這同人社團的暴增,也使得進入1997年的中小交流販售會的數量隨之大為增加,從二月台中綠次元的「大爆爆」開始,到八月的輔大漫畫社的「輔大漫畫祭」,平均每一個半月便有一次同人活動;到了1997年10月,在今日已經儼然成為台灣同人販售會代名詞的CW—由捷比漫畫便利屋與日本SE公司合辦的Comic World 1盛大舉辦,這是台灣第一個以商業規模展開的定期同人販售會,兩天內的入場人數約為五千人次,參展社團上百;角色扮演活動也是在此時因為媒體的報導,開始為人所知。

從1995年之後,台面上的台灣漫畫發展卻與同人活動裡所見的漫畫熱開始產生溫差;無視於「龍少年」發行量不振的警訊,「勁王」(1994~廢刊年不明,尖端出版)、「High」(1995~廢刊年不明,時報出版)仍前仆後繼創刊,也很當然地陸續休刊。九○年前半出版社對漫畫新人缺乏遠見的壓榨,殺雞取卵的結果造成有志於漫畫創作的新生代對於出版社普遍地產生了不信感,而產生寧願停留於同人創作環境也不願投稿雜誌的現象。一方面,相較於1998年不到十場的中大型販售會,1999年其數量卻遽增為近二十場,遠超過社團成長率地密集舉辦販售會的結果,導致出現了擺放周邊小卡海報等的攤位多於擺放同人誌的景象。

之後至2002年,中大型販售會數量約收束在每年二十場,平均一個月一到二場的頻率,而參與社團數也安定於一場百餘,至多三到四百左右的規模;在短短五年裡,藉由大型販售會與網路發達帶來的情報刺激,同人創作內容得以迅速地達成了細分化與多元化;而利用網際網路,漫畫同人從設置網頁進行同人誌的交換與郵購,到利用網上貼圖方式切磋畫技與交流方式在短時間內達到盛行,則是網路環境發達的台灣獨特的傾向。

台灣的漫畫同人文化發展,在六七○年代的分斷之下,使得實質上其發展的時間不過僅僅只有十餘年左右;這段時間雖充滿動盪,但也確實地開始走出了一條屬於台灣式的路。本文雖試圖儘可能正確地理出整個過程,然而資料仍嫌不足,也許有不少疏失與遺漏;還希望各方能踴躍提供意見與資料,以期改日有機會重新補足。下一回,則將與各位談談「衍生作品(PARODY)」的功過,敬請期待。

elielin

本名林依俐,1976 年生地球人。看似任性又狂妄的現實主義者,但是本人卻只覺得自己是獅子座O型長女的典型。原本順便經營出版社並包攬一切雜用,最近則因為心累暫時呈現半退休狀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