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數位時代的同人活動

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空間,
沒有國境阻擋的交流園地,
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理想場所。
——距離同人最近也最遠的地方。

在個人電腦尚未普及,網路傳輸的速率也大不如今日的過去,創作同人之間作為作品交流與展示的場所,往往只限於社團集會、同人誌寄賣點、專門雜誌的專欄介紹,或者是販售會會場之中。而這些場所,則也往往存在著不等的限制,像是時間、攤位大小與刊登篇幅大小等等。雖然說,面對面的交流有它的優點與趣味,但是這樣時間與場所的侷限,也使得同人甚至是同人團體的交遊範圍,總只能停留在平日生活的移動範圍內,甚至是自家附近。北部與南部難有交集,更罔論與國外創作者間交流的可能性。

在九○年代中期以後,個人電腦的低價化促成了使用者的普及,網際網路的傳輸速率也隨著技術的開發進步,有了飛越的提升,而如此環境的轉變,也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存在於網路上的虛擬空間,不但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雖說有容量限制…),也具有幾近無限的自由度。同人們可以自行開設,盡情展示作品,設置留言版用來作各式交流,就算是遠在國外的同好,在電腦螢幕之前等於是沒有距離。

這種在虛擬空間裏的同人活動與交流,其實台灣比起日本是活潑許多的。自一九九五年以後,台灣電腦使用率以及家庭連網率的提高,使得在網路上的同人活動,藉由個人、同人團體的網站紛紛設立,虛擬同人社群的出現而急速發展,甚至是現實世界裏的同人活動與交流,也因為這樣的發展而更加活絡。當然,這樣的盛況背後,也同時產生了一些像是圖片甚至是網站設計被盜用、社團內部的分合完全公開化、郵購疏失導致的金錢糾紛增加等等,過去在面對面交流時不會發生的問題。

這一次就讓我們試著來整理探討,這些發生在虛擬空間裡,看得見摸不到但卻確實存在的同人活動。

完全屬於自己的表現場所

銜接著一九九○年前後的大學動漫畫社團成立潮,一九九三年之後政府對於學術網路的整備,提供了台灣全國各地的大學社團,在一九九七年同人販售會出現之前,一種方便而有效率的經驗交流,甚至是共同合作時溝通的便捷管道。當時雖然礙於傳輸速率,大多是使用BBS介面以文字傳遞訊息,但是這樣無遠弗屆的通信手段,對於當時總之就是一群人關起來看漫畫,或是畫漫畫的學校社團,仍然擁有相當重大的意義。當時也以交大、清大、中山、淡江等校的社團為首,紛紛開設起社團網站。這些初期的學校社團網站的內容,多以社團簡介、社團活動告知、畫作展示、作品介紹感想與圖片為主,這樣的網站內容格式,也成為之後的社團與個人網站所依循的基本項目。

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家庭連網率的提高,一九九六年之後,個人或是同人社團的網站也逐漸嶄露頭角。到了一九九七年,台灣上網人數突破百萬,動漫族群的網上活動也隨著《灌籃高手》與《幽遊白書》的熱潮,使得以兩作品為中心營運的主題網站大為增加,相對地促成了同人社團網站的興起。一九九九年起,販售會如雨後春筍一般舉辦,社團網站也從交流分享為主題的架構,漸漸地開始轉向以同人誌宣傳、處理郵購等以販售會活動為中心,原先的交流機能則多半撤退回到BBS介面,甚至是具有隱版功能的站台而走入地下化。

發行同人誌的目的,如果是希望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作品的話,相較於印製成書,自行開設網站展示作品,除了成本低得許多,理論上被閱讀的可能性,也遠大於實體紙本,無償提供的方式也更貼近「分享作品(經驗)」的同人誌本質。更重要的是,網站由於成立營運等並不需經過審核,表現形式(圖檔、影像、音樂)形式也更為廣泛,相較於紙本,更更能自由地完全呈現「自己」的最佳媒體。然而,近年交流展示機能的地下化,更有甚者將社團網站定位為宣傳用,拔下所有畫作展示只放上樣本等等的經營方式,使得這原本可說是最理想的表現場所,似乎也在無形之間形成它的界限。不過,這也並非台灣獨有的傾向,日本、香港也都有這樣的現象,只能說是趨勢不可擋。

網路世界裡的同好社群

相對於日本網上的同人活動,常常只是單純利用網站介面單方向展示作品與資料的方式,台灣的同人網站似乎在此之上,更會去注重彼此的互動,在彼此切磋之際,也總得要呼朋引伴來增加人氣一番。加上盜版盛行,只要有心,人手一片繪圖軟體並不是難事,自然CG製作的風氣也鼎盛。而這樣有別於日本的傾向,也是形成台灣的以圖文會友,在網路上能夠產生許多蓬勃網路同人社群最大的原因。

九七年以前的網路社群往往是透過BBS站台版面形成的,而限於文字介面,這些網上自然形成的動漫畫集團也大多都是以感想抒發與意見評論為中心。著名的有中山大學山抹微雲藝文專業站(140.117.11.8)裡,在ACG_Review版以各自評論識人,至該站TEST版會友的「水國」(亦稱「水國眾」)。以動漫遊戲為中心的話題往往牽涉廣泛。這成員不特定的集團「水國」從一九九五年前後,一直到山抹因系統問題出清測試版的二○○一年間,可說是展現了驚人的活力,現在至山抹微雲的精華區,仍可窺見他們過去部分活動痕跡,而在日後甚至就在當時,從水國眾中也出了不少從事動漫與遊戲評論報導的筆者。

在此之外,與網站、FTP站連動,以資源分享為主軸運作的中山動畫社BBS「光之大陸☆伊莉琴斯」(bbs.irradiance.net);擁有動漫主題規劃專區,而以經驗分享、資料整理完整為豪的台大陽光沙灘(現已不存);以及在轉型為企業經營之前,只要說到電玩,從評論到攻略至研究都得唯其馬首是瞻的巴哈姆特電玩站(bbs.gamer.com.tw)等等,都聚集了許多精銳份子。他們不約而同地整理分析許多資料與情報,讓過去由於限於個人之力,往往無法全盤概括的動漫遊戲研究,藉由線上同好們之間幫助互補,有了具體的形象與方向。然而,隨著上網人數的增加導致平均討論水準不易提升,加上二○○○年成立的綜合性BBS站台KKCITY(bbs.kkcity.com.tw),將專業小站台化零為整的效果,這樣自發性互助合作的虛擬動漫社群反被化整為零,分散至地下各自為政,難現超越過去的盛況。

在九七年之後,撥接服務的平價化,以及網頁製作軟體開始流通,寫網頁開網站變得不再困難。由BBS帶起的動漫研究切磋風氣,也延展到圖文並茂的WWW介面上。活用這種特性,利用程式貼圖方式,讓任何人都能展現自己的圖像漫畫創作,以促進彼此切磋交流的站台也隨之誕生。這類站台在二○○○年以前數量並不算多,九七年成立,規劃完善介面也相當親切的塗鴉幻想曲(www.abfantasy.idv.tw),與九九年成立,繪圖超水準批評有夠狠但強人輩出的圖魂館(除部分內容外休館中),則是這段時間頗具代表性的站台。而在這些站台裡,甚至還誕生了數個實力堅強的同人團體。

二○○○年,台灣上網人數突破六百萬,此類貼圖站或是具有貼圖園地的站台,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加上貼圖留言版、線上繪圖留言版的設計技術,也在此時充分成熟,讓一般個人站台也可以輕鬆設置這種貼圖或繪圖的留言版,今日已經到處都有這樣的貼圖版,畫手也趨於分散。不過,像是小哈的工作坊(vovo2000.com)、巴哈姆特電玩站的姆術館(www.gamer.com.tw)等地,仍然可以見到高手雲集切磋。然而在連環漫畫方面,由於製作上傳加上管理皆不易,數量遠比純粹的貼圖繪圖站台少得許多。其中只能用前仆後繼來形容其狂熱的創意漫畫大亂鬥(weicomic.xxking.com),及設計清新營運安定之PUYO的繪圖努力站(www.n2n2.com/puyo/)等站,則可算是成功經營著投稿漫畫網站之少數中的少數。

同人誌的線上販售與問題

除了作者在自己的網站上提供郵購服務之外,也有專門的網站為之代為處理販售業務的方式。以接受下訂後向作者調貨,再代為販售的網站。雖然在台灣幾乎沒有提供這種服務的網站,但在日本倒是行之有年。在日本,在九○年中期就已經有數家從事這樣代理販售的站台,且大多都是個人或團體營運的,像是ACTIVE FORCE(現已不存)等曾經話題一時的網站,但是後來都紛紛關閉,而由原本就擁有實體店鋪,代為販售同人誌的店家開設之網站取代,像是虎之穴(www.toranoana.co.jp)、K-BOOKS(www.k-books.co.jp)等。近來也出現販售電子版同人誌、同人遊戲,像是DLsite.com(www.dlsite.com)、デジぱれ(www.dejipare.com)等等,以下載方式販售同人作品的網站。

台灣雖然沒有日本這樣的網上書店,使得台灣的同人誌線上販售總是零散在各作者網站,或是在雅虎(tw.yahoo.com)等入口網站的拍賣場開店零售。但是,於二○○三年底開設的同人誌線上販售網站同人城市FancyCity(www.fancycity.com.tw),則提示了一項與日本網上書店不同的作品頒佈型態。將網站本身作為販售會場,只提供發表展示舞台與訂單、訂金彙整,而將物流交由出店作者自行負擔設計考量,實為日本線上販售網站也沒有的嶄新著想。雖然尚在起步階段,但這樣的網站卻的的確確地揭示了,線上同人活動之新的可能性。

當然,透過網路的同人誌販售蓬勃與型態的有所突破,雖然有其可喜之處,也有一些隱憂。撇開基本的郵遞意外、匯款失誤等技術問題不談,網路無遠弗屆的便利性,反而使得讀者與作者、讀者與讀者、作者與作者間面對面的機會,或說是必要性相對地減少,之間的溝通,形成存在於非直接的對應之上,一步走錯,便會流於隨時可促成,也隨時可拋下的關係。進而產生無心之人,輕易地去盜轉、盜作他人作品,在被指責時又輕易地從網上消失等等,欠缺誠心與責任感的事例頻生。這是相當可惜的,創作畢竟是源自於人的情感、經驗累積之上的產物,過於沈醉於便利的通訊,主導權完全操之在己的交往,可能會喪失許多去瞭解「人」的時間,更甚者可能喪失自我。所以除了在網路的同人活動之外,有志創作的同人還是要多出去走走,好好地去與現實中的朋友對應,在現實世界裡多給自己磨練。

現在台灣的網路人口,具資策會的報告在兩○○三年底,已經逼近九百萬人,由於台灣總人口數也不過兩千兩百萬,扣掉幼兒、老人,這樣的數字顯示已經平均兩人就一定會有一人上網,而這大概也已經是個極限。於華語圈網路上的同人活動,在現在台灣已漸漸習於以圖文自我表現的國小中生成長茁壯,加上中國大陸沿海都市、香港等地同人創作風氣的興起之下,綜合而言將來應該是會更為活絡;對於同人而言,可能會有更多至今從未經歷過的現象與問題發生,對於商業團體而言,恐怕也不會忽視這塊田地。還希望這樣具高度自由的表現空間能夠順利走向互利互惠的方向,共同成長讓文化扎根。

下一回,將打算為各位整理一下台灣目前所能見的同人文化現狀,並就其來提出一些思考方向。這也將是同人文化講座的最終回,敬請期待。

elielin

本名林依俐,1976 年生地球人。看似任性又狂妄的現實主義者,但是本人卻只覺得自己是獅子座O型長女的典型。原本順便經營出版社並包攬一切雜用,最近則因為心累暫時呈現半退休狀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