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接下來的台灣同人誌

是要前進還是想原地踏步?
是要改變還是想維持現狀?
現在是面臨選擇的時候。
——站在十字路口的台灣同人文化

台灣的同人誌文化,若是從八○年代末期,由「星矢小劇場」所帶起來的衍生創作風潮所帶起之創作熱算起,至今似乎可說是已經發展了將近十五年,縱使從「販售會」這樣的介面出現的一九九七年計算,也已經有八年的歷史了。在販售會與網路這兩大媒介提供的平台上,台灣創作同人的交流切磋頻繁,使得去提筆寫、提筆畫的人口急速成長,是令人感到興奮的。然而,由於「文化的深度不在於其歷史的長短,水準的高低不在於其數量的多寡」,十餘年的歷史與急速成長的同人環境固然有其價值與正面意義,但也同時存在的許多隱憂。

一九九九年至二○○一年之間,同人活動舉辦得過於頻繁,造成了同人活動外表華麗熱絡,但真正地持續製作「作品」者卻實質上減少許多,整體的發展呈現有如氣球膨脹般的現象;而這樣的泡沫在台灣販售會老舖CW(Comic World)的主辦單位分家,加上天災疫病等造成之經濟不景氣下崩解,重新給了台灣的同人活動一次洗牌的時間。

然而,縱使在後起之秀FF(Fancy Frontier)的積極運作鼓勵之下,開始又有更多人去投入同人創作,但是這些從前過度過急的發展所埋下的問題,卻仍然無法得到解決。在這最終回裡,則想以過去所介紹之分析的歷史與各種現象為前提,去對於台灣目前創作同人活動的暗面作一個探討,並試著去思考接下來的台灣同人誌與活動可能有的方向。

惰性的依存

若將「同人活動」一詞的範圍侷限在現今較為被認知的「自行出版創作漫畫小說以流通(販售)」上的話,台灣同人活動起點與日本是並不相同的。相對於日本從七零年代以發表自己的作品互相切磋為主要目的進行同人活動,到了八零年因為動畫熱而轉型成為以動畫迷、漫畫迷互相交換感想心得,交換欣賞彼此的衍生創作來確認同儕情誼的變化,台灣的同人活動則是由後者,也就是同好者互相交換感想心得為起始(因八零年代不甚積極將作品集結成書流通,故以九零年中期以後由社團帶起的社刊創作風為起),直到近兩三年才開始出現對於較執著於切磋與提昇技術的聲音。另外,台日之一般大眾對於「同人誌」一詞的基本認識程度不同,以及兩國之代表性的大型販售會主辦單位方針也有所分歧,這樣發展變遷與環境上的差異,最後便造就了現在台灣同人文化部分特殊的性格——像是極度需求認同(讚賞)、被害妄想強烈、準商業行為化等等。

之所以說「極度需求認同」,是由於在台灣多數人投入的起點,不是因為想說個原創的故事(純粹的自我表現),而是來自某個原本(原著)想要跟別人分享另一種可能,進而讓更多人喜歡上原著為出發點的;這使得台灣同人活動中的交流方式,從起始便自然傾向「親睦會」而偏離「批評會」, 主軸也會較為偏向索求他人對於自我興趣喜好——自己喜歡的作品、喜歡的人物、喜歡的配對,甚至是自己本身之存在——的認同,藉由與同好間的相互捧場,而去穩固自己的滿足感與安心感。這本身並不是壞事,但這種傾向目前在台灣,顯然並未與「追求自我實現(並非從尋求認同出發的計畫與實踐)」得到一個安定的平衡,使得投入同人活動的人雖多,但是卻有相當多數卻聽不得也禁不起他人的批評,因為他們是尋求認同與喝采而來的,於是同人場子裡的「純為興趣」這張擋箭牌便大為被活用。

而尋求認同的基準,在過去也曾提過,大多數是會轉嫁的銷售量上的,這也相對地使得台灣的同人活動顯得功利,到處都是低成本的周邊商品。但更嚴重的問題是,陷入一種惰性的相互依存——你稱讚我、我稱讚你,當沒有人稱讚的時候,選擇的往往不是更加精進,而是退出。在擁有同樣喜好、同樣興趣的伙伴們環繞下,發表自己意見且也能得到認同,原本是一件幸福的事;然而,如果安於這樣的互動模式,頓時將成為可怕的事情,宛如麻藥一般將會漸漸奪去人的上進心與獨創性。台灣的同人活動裡,卻很不幸地瀰漫這種氣息已甚久,令人堪憂。

當職業不如玩同人?

另一點值得注目的,是職業作家與同人活動的互動。日本的職業作家參與同人活動時,大多是以「與自己的讀者作最近距離的交流」為主要目的,企圖與熱情讀者分享一些基於商業作品需要的考量而無法實現的點子,所以才出現在活動現場;而且他們通常都是默默地甚至是偷偷地出現,立場上仍是與其他參與活動的團體一樣,只是場上來參加祭典的。可是在台灣,職業作家參加同人活動時,相較於日本作家可以發現動作是頗大的,到處宣傳甚至是新聞都來報,有一點令人摸不著其用意,而在心態方面,就個人的觀察,與其說是「與讀者交流」,似乎是更想要趁機賺點小錢以填補拮据的經濟。

如此的差異,當然是起源自日本與台灣間原本就存在的職業作家待遇之別,也反映了台灣檯面上的漫畫創作環境,並無法給從事者帶來最低限的保障與自尊,於是業餘與職業的分界模糊,就這樣呈現在同人活動會場裡頭。可是這也將間接地使得「職業作家」的重量感變輕,使得年輕的同人活動參與者,漸漸失去職業作家對於其作品,是有該背負之重責大任的印象。

在之前論到同人與商業的糾葛時也曾提及,職業作家不只要是比別人會畫而已,是得靠繪畫吃飯,更是要讓許多人靠他吃飯的。而當有志於創作者不特定的大多數讀者(大眾)挑戰的企圖心,將會導致創作格局越見狹小,終而僅成為存在於特定場所(販售會場)用以自慰的發洩。然而,「當圈子裡有名的同人作家也許比當吃不飽的職業作家好」這種的想法,曾幾何時似乎成為了不少台灣同人們根底的一種定型思考,其實是非常需要戒慎的。商業與同人必須達成相輔相成的關係,才會促成雙方的進化與繁榮,不幸的是,我們似乎正站在一個嚴重傾向同人的不穩天平上,但值得慶幸的,現在也已經有許多的人在積極地將這天平扶正,還希望在近期之內,能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有所改善。

成為「文化」的必須條件

結合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發現台灣的同人活動,雖然行之有年,看似略有小成,但實際上整體卻仍處在一種追求認同與自我陶醉,尚未能自立成為一種文化的階段,甚至是作為一個次文化來審視,也是未見成熟的。

也許你會問:「自立成為一種文化?次文化?那是什麼意思?」

「文化」二字,在字典上的解釋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之包含宗教、道德、藝術、科學等各方面的總成果」。台灣的同人活動,就歷史與現狀而來看,尚未能說有什麼樣算是「總成果」的成果,一方面雖然是因為同人本身那分散的集合,隨時可化整為零的性質所致,但縱使具有如此性質,日本的創作同人卻是在極度的發展後,甚至造成社會現象以致影響到日本整個檯面上的動漫文化。台灣的同人活動截至目前,與圈外的互動仍不足,而缺少責任意識的思維則更讓影響範圍縮小;乃至就「次文化」的定義「社會中各團體有共同的特殊價值觀、規範及信仰的」看來,由於台灣同人們之間「共同」所具有的東西仍然不明確,連要去說它已經是個「次文化」都有點勉強。

也許大家都在等待一種強大的,足以轉變一切的力量,但是實際上,這種力量其實是不存在的,或是說,是不可能憑空存在的。現狀若是必須要有改變,文化與活動若是要有所成長進化,是需要你我——所有的參與者——在有著一份向上求變的熱誠與共識之下,一同努力去突破去付出才方能有成的。

接下來的台灣同人誌,台灣資訊開放,藉由網路的交信與情報取得之日漸輕易之下,可預期的是它會形成之複雜而多元的程度,將絕對不會輸給日本美國等其他國家。然而很顯然地,我們還沒有站穩腳步,只要一個閃失,可能就會被莫名的潮流沖向混沌之淵。

你為什麼要玩同人?而在同人活動裡,你又想要得到些什麼?無論是以創作者或是欣賞者身份去參與同人活動的人,在你們於會場中衝刺搶新商品,在攤位前簽名算帳之時,不妨停下來想想這些問題,而販售會等活動的主辦單位們,也該在策劃活動時加入一些屬於自己的思考與意見;只要能重複地去思考,去實踐,相信台灣的同人活動、同人文化在不久的未來,也必能出現一條屬於自己的脈絡,進而自立成為一種具有適切價值觀與規範的文化,而不再是只能作為鎂光燈追逐之浮面焦點的「青少年新流行」,昇華為社會國家裡一種不得忽視的新生力量,還望同人們能互相勉勵精進。

從二○○二年之後,重新被點燃的同人創作風氣,從以繪製原創作品為主的社團增加趨勢看來,其實多了一股與之前那種發源自衍生作品的創作傾向不同的氣勢,一種似乎可以改變現在略顯停滯的台灣同人創作風氣的氣勢。但是若想要安定地保持這樣的氣勢,那不只是同人活動主辦單位的責任,而是需要所有同人活動的參與者——不管是作者還是讀者,一起肩負的責任。還希望穩定這股氣勢,使其終有一日成為台灣漫畫產業的強心劑,讓屬於台灣的創作及閱讀文化,能夠確實地扎根。

兩年來,在這裡與各位從「同人」一詞的定義,講到同人創作的表現自由之於法律,也借鏡了日本的販售會現象,提出了對於網路上的同人活動型態的觀察等等,每隔月就在本誌上長篇大論的同人文化講座,在今天也將向各位告一個尾聲。非常謝謝各位兩年來的閱讀,希望這個專欄,有確確實實地為各位留下了一點思考空間。那麼,有緣再見了!

elielin

本名林依俐,1976 年生地球人。看似任性又狂妄的現實主義者,但是本人卻只覺得自己是獅子座O型長女的典型。原本順便經營出版社並包攬一切雜用,最近則因為心累暫時呈現半退休狀態。

發表迴響